为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全面推动健康中国、健康中原建设,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做好各项健康服务保障,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国办发〔2015〕14号)和《河南省建设国家区域医学中心规划》(豫政办 〔2016〕218号)要求,进一步强化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供给能力,着力提升区域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心血管疾病医疗需求,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规划背景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据最新调查,湖南、湖北、山东、河南等地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区,河南冠心病死亡人数远远高于其他省份。
目前,河南省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千人口执业医师数、护士数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优质医疗资源短缺,没有国家级布局的高水平医疗机构,专科医疗体系不健全,服务能力较弱;高层次医疗人才匮乏,国家级医学研究机构、一级教授、本土医学院士等均未实现零的突破。
必须通过推进改革创新、开放带动,破“瓶颈”、补“短板”,加快汇聚优质医疗资源,加快形成心血管病区域医学中心,才能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提升区域医疗水平,助力健康中国、健康中原建设。
二、指导思想
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改革,推进医疗资源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以满足人民群众医疗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开放带动为途径,以优势学科集群为突破,以优质资源汇聚为支撑,以学科—医院联盟—医学中心建设为载体,积极推动省内优质医疗资源整合重组、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联合汇聚,聚力提升区域医疗水平。
三、总体目标
到2020年,通过合理规划、能力建设、结构优化等举措,推动省内优质医疗资源整合重组,加强与国内外合作,联合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心血管疾病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立足河南、辐射周边的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预防、科研、康复和保健中心,达到区域心血管病医疗技术能力与国际并行。
四、功能定位
统筹做好区域内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医学人才培养、临床研究、疾病防控等工作,辐射和带动华中地区心血管诊疗、预防和保健服务水平提升,努力实现区域内医疗服务同质化。
五、建设主体
以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心血管病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为主体建设单位,上联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下接河南省21家心脏区域救治网络单位,建设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学中心。
六、建设任务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五到十年内建成“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国家区域心血管病医学中心,辐射和带动华中地区心血管病诊疗水平的全面提高,通过整合资源、开放带动,实现融合发展、聚力发展,提升主体建设单位诊疗、教学、科研、预防和管理水平,在建设周期内达到《国家心血管疾病区域医学中心设置标准》要求,通过国家评估验收。
(一)提升诊疗水平。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区域内医疗服务网络,示范、推广适宜有效的高水平诊疗技术,引领区域内学科发展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开展区域内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收治疑难危重症病种比例达到90%以上,总体治愈好转率居国内先进水平。一是优化设置心血管学科。明确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心血管病医院)和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功能定位,整合医疗资源,优化学科设置;依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打造数字医学中心、分子医学诊断中心、国际合作中心、教育培训中心等,在5-10年内,实现全国1/5的心血管数据来自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二是瞄准主要特色专科实现突破。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作为国家重点专科,着力引进名医大家和院士在内的高层次医疗人才,加强科研力量培养,提升科研学术平台,重点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标率,实现国家级奖项零的突破。三是发展区域疑难危重症救治先进技术。开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技术和三D打印技术应用;顽固性高血压的介入诊断和治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A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弓置换术/Bentall术+主动脉弓置换+硬象鼻支架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争取五年内建成国家主动脉疾病诊疗中心;全动脉化搭桥、瓣膜成形、微创心脏外科手术、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经胸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在手术效果及数量上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开展TAVI技术对重症主动脉瓣疾病的治疗、心室辅助装置和心脏移植对终末期心衰患者的治疗、机器人在瓣膜及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微创冠状动脉完全再血管化手术、成人主动脉瓣成形术等相关先进技术。四是通过打造区域专科联盟落实分级诊疗。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心血管病医院)以心血管疾病为突破口的分级诊疗体系已经形成,目前,与全省108个县(市)级医院签署分级诊疗和网络建设协议,与省内98家县级医院和21家三级医院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网络,建立有96195、95196空陆一体患者救治呼叫平台。三年内将建成标准化的国际会议中心和国际医疗救治中心,并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实现“互联网+”,建立空中网络医院。五是整体引进阜外品牌。引入阜外医院人才、技术、品牌、信息化和管理优势,确保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2017年开业运行。引进阜外医院和国际知名医疗机构30余名专家和6个国际心血管专业顶级团队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开展工作,有力提升区域心血管疾病救治能力、学术影响、基础研究和防治能力。
(二)提升科研水平。坚持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相结合,加强平台建设和医疗科研团队建设,提升医疗核心技术水平,积极推动医学研究成果转化,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攻关课题,力争在重点疾病、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一流的科技成果。一是建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与阜外医院联合建立国家级心血管再生实验室,实现我省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以心血管病专科实验室建设为抓手,逐步推进全省各专业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二是建立科研相关机构。建立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心血管病大数据中心和院士工作站等相关机构,推动心血管病区域医学中心科研水平提升。三是建立心血管科研平台。整合目前现有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图书馆建设,购置医学数据库,加强信息资源保障能力建设,实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共用,为科研人员创新提供充分的信息资源保障。四是引进国内国外知名团队。采取1+1+1的方式,条件成熟的专业引进一个国际团队、一个国内团队,组建一个本学科团队。在3-5年内,引进国际国内顶级专家3-5人,院士级人才3-5人,海外人才5-10人,取得国家项目或国际合作项目1-2项,获得国家科技奖1-2项。五是建立多中心研究机制。联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和河南省21家心脏区域救治网络单位,借助平台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建立教学培训中心、数据处理中心、疾病预防研究中心、危重病救治中心、空陆一体化危重患者呼叫中心和转运中心、精准医学研究发展中心、信息化建设研发中心等多中心研究机制。
(三)提升教学水平。区域医学中心教学能力、水平及硬件设施能满足教学需求,承担医学类本科生实习实训、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员工在职继续教育,为基层培养临床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组织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达到“培养一个学科带头人、发展一个亚专业、带动一个学科群,满足一个区域的患者救治”目标。一是建立与高等院校合作模式。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引进相关的教学模式,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学队伍;与郑州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增挂“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名称;与河南大学深化合作,建好河南大学医学院。发挥高等院校师资力量强、教学和科研体系完备、人才培养机制完善的优势,加强互通,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遵循“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制定师资培训规划,逐步建立专业技术高端人才培养和聚集中心。二是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师资培训制度、日常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以创建高水平临床学院为发展目标,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将教学、医疗、科研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坚持技能培训关口前移,采取“双向评价”制度,开展周期性的教学质量督导检查和绩效管理,使教学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三是加强教学平台建设。建立规范化的教学培训场所,制订教学设施整体规划,增添教学设备,建立自主学习平台、在线考试平台、教务管理平台、住院医师规培平台等国内一流的教学信息系统;购置高端模型和先进培训设施,增强临床实践教学培训能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医学模拟中心和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四是规范教学基地管理。深入开展不同层级人员的技能培训;完善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执行、存档等,严格学分管理。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超过90项,学分达标95%。同时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强化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和国家级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管理,逐步使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同质化。
(四)提升预防水平。积极开展健康科普教育和不良行为干预,推广普及健康知识和疾病预防措施,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共建健康中原。一是加强教育。建立心血管疾病宣传教育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推行线上和线下疾病防控知识宣传、普及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定期组织志愿者医生下乡宣教或在社区设立流动宣传站,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二是摸清底数。完善心血管疾病大数据研究平台建设,建立生物样本库,开展基因检测,力争尽早掌握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病死率下降拐点的数据资料。三是多措并举。加强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终止妊娠复杂先心病的胎儿;加强健康教育以减少心脏瓣膜病的发生并及时控制瓣膜病的进展;定期电话随访患者,及时了解治疗效果,督促其坚持预防措施,提醒其及时复查。
(五)提升管理水平。运用现代管理理念、方法、手段,在人才培养、资源整合、平台建设、科研协作、质量安全等方面开展实践创新;探索建立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新机制新模式,打造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典范。一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和实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探索建立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打破政策障碍和利益藩篱,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突破口,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长效运行机制。二是推进人事编制管理改革。创新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开展公立医院员额制备案管理试点工作,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重点建设住院医师团队、住院总医师团队和学科带头人团队三级医疗团队,探讨岗位定员、定岗、定科和考核机制。三是推进绩效及运营管理改革。加强和改善医疗服务运行管理,畅通专业人才流动渠道,放宽专业人员职称晋升指标限制,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放宽绩效工资总额限制,吸引人才、稳定队伍。四是推进医院职业化管理改革。建立医院扁平化管理制度,强化卫生管理干部岗位培训,重视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五是探索院中院管理改革。积极探索“院中院”管理模式,推进医疗资源共享、专科细化、特色发展,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强化医院自身发展能力。六是深化科技管理机制改革。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对大型公益项目给予政策倾斜、定向支持,并引进企业支持,完善科研体系建设。积极改善科技创新环境,建立稳定持续的配套措施,支持引导医学科研团队创新。
七、建设步骤
(一)完善论证,提出申请。对申报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学中心工作,严格落实相关程序,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立完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把申报工作论证扎实,由省政府向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申请。
(二)对照标准,逐项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区域医学中心设置规划和河南省建设国家区域医学中心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评价标准,制定实施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任务台账,逐项层层分解,确保落实到人。
(三)自评自检,持续提升。按照国家和我省要求,对照创建标准,以客观务实的态度,全面自评自检,对已达标的内容进一步巩固提升,完善工作方法,总结经验做法,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精准施策,补齐短板,全力整改,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省政府国家区域医学中心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发改、财政、编办、卫生计生、教育、人社、科技、工信等政府有关部门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加强检查考核,健全监督评价机制,确保心血管病区域医学中心建设扎实推进。
(二)开展合作共建。积极推动区域医学中心省部共建、省市共建、院校共建、院院共建,形成纵横联动的合作共建机制。
(三)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利用中央预算内资金和国债贴息资金,积极争取政府贴息贷款,配套落实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资金,建立以政府专项投资为主导的多渠道筹资机制,为中心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四)强化政策保障。按照深化医改的要求,取消药品加成,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破除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约束,探索高层次人才协议工资制度,加大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奖励力度,并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倾斜,努力营造育人、留人的政策环境。
(五)深化开放带动。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着力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发展壮大医疗科研团队。引入国内外医学创新平台,创新医院学科合作和医院联盟模式,开展与国内外先进机构技术、管理、科研等深度复合合作和资源重组。引导社会资本助力心血管病区域医学中心建设和发展。通过实施人才、技术、资本、管理等要素的开放合作,聚集高端创新资源,引领区域医疗水平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