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内容
  • 全站内容
  • 医生查找
  • 新闻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动态 > 最新快讯
资讯动态
最新快讯

牵手千县,“千县工程”胸痛中心推进项目—河南启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23-05-20字号调整14px浏览次数(101)
手机看新闻

推动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

促进高质量发展

牵手千县

打通胸痛救治的最后一公里

5月20日,河南省胸痛中心建设推进会暨 “牵手·千县”河南省启动会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举行。



来自全省各县市相关医院的院长、科主任和胸痛建设负责人参加本次启动会。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李红星,海口市人民医院陆士娟教授,中国胸痛中心总部姬娜主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桑海强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玉善教授,中国胸痛联盟副主席、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高传玉教授等领导和专家出席本次启动会。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李红星表示,为持续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逐步实现县域内医疗资源整合共享,有效落实县医院在县域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和城乡医疗服务体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力争通过5年努力,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为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打下坚实基础。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河南省卫健委大力推进胸痛中心在内的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近些年,河南的急性胸痛救治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河南省卫健委将全面落实百县工程建设方案,加快建设胸痛中心等五大中心。“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应深刻认识胸痛中心的重要性,在国家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胸痛中心联盟的支持和协调下,构建上下贯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急性胸痛协同救治体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心”病的问题,为健康中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胸痛联盟副主席、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高传玉教授表示,“十四五”时期,县域城市发展规划对县域医疗水平能力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健康县域已成为健康中国的重要支撑。建设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即建立以胸痛中心为核心的多中心协同运作体系,推动从急到慢的临床服务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多学科联动,迅速做出正确的诊断、高效的救治、最优的治疗方案,使患者获益。胸痛中心的建设有利于县医院完善急救网络,实现院前、院内患者信息共享,提升抢救和转运能力。《牵手·千县“千县工程”胸痛中心推进项目》,全力加速“千县工程”胸痛中心建立,旨在进一步提升县医院综合能力。希望大家以此项目启动为契机行动起来,为推动县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做出贡献。



在全场瞩目下,与会领导和专家按下手印,牵手·千县“千县工程”胸痛中心推进项目在河南省正式启动。胸痛中心建设与千县工程项目是大家工程、全民工程,项目启动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全域参与,定会进一步推动河南省胸痛中心高质量快速发展。

经过十年的建设,我国胸痛中心项目建设初见成效,逐步形成了全国胸痛中心救治基本网络。全国范围内胸痛中心建设单位5500多家,31批次累计通过认证2382家。胸痛中心的建设已经显著缩短了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代表的高危胸痛的救治时间并全面提升了基层的救治能力。

根据各单位胸痛中心建设经验,来自全国的专家做相关主题报告。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高传玉教授解读《河南省胸痛中心及胸痛救治单元现状与规划》;海口市人民医院陆士娟教授讲解《远程心电监测在胸痛中心心电一张网建设的临床价值》;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余宏伟教授分享《千县工程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意见解读》;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王志方教授授课内容为《溶栓工具包解读》;巩义市人民医院霍飞蛟教授分享了《县域胸痛中心及胸痛救治单元建设经验》;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沈艳丽教授进行《肺栓塞的最新指南解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桑海强教授讲解《急诊介入高血栓负荷处理策略》;中国胸痛中心总部姬娜主任解读《胸痛中心再认证标准》。


   

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持续上升,其中又以急性心肌梗死攀升最快,约75%以上在家中死亡,因此,如何让院外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同时在基层医疗机构实现高质量救治水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千县工程”建设,旨在实现大病不出县、急诊急救在当地。这对于胸痛患者救治尤为重要。“千县工程”胸痛中心推进项目,将发挥县域医疗服务体系的龙头作用和城乡医疗服务体系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实现健康河南做出贡献。

扫描二维码,可用手机阅读此文章